索萨尔地处北大陆的极北地带,亚摩多山脉横亘在其南部,与阿森玛沃洛隔山相望,中西部被高耸的山脉环抱,境内寒冷干燥。外人称索萨尔为“寒霜之国”,这里是龙人在漫长历史中悉心经营的庇护所。因遥远的地理位置与恶劣的气候,索萨尔长久以来对外部世界保持着半封闭的状态,也因此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文化与知识。
地理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索萨尔南部为广阔的高原地带,山势陡峭,冰雪终年不化。许多河流的源头便在这连绵起伏的雪山之中,它们一路蜿蜒向北,穿过多层山谷和狭窄的峡谷后,汇入近海的平原。山间天气多变,常见“山上暴雪、山下大晴”的奇景。当地龙人会在山脚修筑寨堡或石塔,既可避风保暖,又能侦测远方来客。
继续向北,地势逐渐走低,形成较为宽阔的高原盆地。这里的地表多为坚硬的冻土,地面布满岩石与流动性沙砾,偶尔点缀着能耐寒的灌木和苔藓。越往北方,风力越强,海洋带来的寒潮席卷内陆,往往令冬季的温度骤降至极点。北端海岸则延绵着长达数百里的峭壁,崖壁下是波涛汹涌的寒海。临海的村落常年经受海风侵袭,只能依靠植被稀少的浅滩和礁石带进行捕捞。
为了适应恶劣的气候,索萨尔处处可见特色的山道与悬索桥。龙人擅长石刻与凿洞,他们会在悬崖上开凿出防风巢洞,或搭建起紧贴山体的层叠房舍。由于阳光强烈且昼夜时长随季节变化剧烈,当地建筑也往往带有较高的窗楣,能在冬季尽量捕捉到宝贵的阳光。
农牧与饮食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作物
- 岩果:索萨尔最为著名的作物,它生长在山间裸露的岩石上,分解岩石形成的外壳坚硬无比,内部淡绿色的果肉却富含油脂,是高山住民的主要的能量来源。
- 褐苔:在潮湿的山谷地带生长的这种褐红色的地衣,富含铁元素,它们在夏季短暂的融雪期快速繁殖,当地居民会将其收集晒干,用于熬煮羹汤或制成“苔粉”,为日常烹饪增添浓稠口感。
- 稞米:在海拔相对较低、气候稍温和的北部丘陵区域,作为少量的粮食作物,这种耐寒的短季作物可磨制成面粉或炒制成干粮,但产量极其有限。
- 茶叶:香气浓厚的茶叶,来自陡峭岩壁间的灌木,作为这片寒冷土地上不可多得的风味。
放牧与渔猎
- 长毛羚牛:在高原与山脉地带,羚牛是索萨尔人民最重要的肉、奶来源。它们耐寒耐饥,性情温顺,适合在陡峭的山坡放牧。
- 沿海捕鱼:在北部临海区,龙人与人类驾小艇出海,或在崖顶放置绞盘提篮收获海产。他们最常捕捞的是帝王蟹、冷水鱼及鲸类,鲸油与蟹壳在当地加工后还能制作保暖材料和交易商品。
- 腌海鸟蛋与海鲜:当海水退潮,海鸟在礁石间筑巢,居民会攀岩收集鸟蛋、贝类等,腌渍或晒干以作过冬储备。
饮食
- 奶酪茶:将羚牛奶酪放入浓茶中熬煮,加盐或岩果碎调味,类似游牧民族的“咸奶茶”,是索萨尔御寒提神的必备饮品。
- 熏蟹腿:在崖边晒制蟹腿,将其彻底风干后再用火烤,风味独特,既能补充盐分也易于储存。
龙人们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龙人,是索萨尔的真正主人。他们的祖先并非这片土地的原生种族,而是古龙为了对抗人类而创造的智慧兵器。然而,在古龙的统治终结之后,为了躲避人类对他们的清算,被迫害的龙人们逃亡至北方,他们耐寒的体质使得这片极寒之地成为他们最后的庇护所。
龙人的外貌与人类极为相似,但他们的头上长有龙角,背后生有长尾,在脆弱的关节和颈部覆盖着细密的半透明鳞片。他们的瞳孔如金属般闪耀。令人惊异的是,龙人并非胎生,而是卵生。龙人女性的胸部并无哺乳功能,而是用以储热,以孵化她们的后代。
与大陆上的多数种族不同,索萨尔的龙人们并不强调血脉的纯正。孩子由整个村落共同抚养,身份认同基于成长的环境,而非基因的延续。龙人的社会体系建立在互助与共同责任之上,每个成员都为整个地区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龙人擅长石工建筑,他们在峭壁上开凿出精致的居所,并建造高塔,既是瞭望哨也是宗教场所。许多高塔中供奉着古老的龙骨,象征着他们曾经的荣耀与祖先的庇护。尽管龙人早已脱离古龙的影响,但他们仍然尊敬自己的造物主,视古龙为文明的起源。
历史与文化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索萨尔的历史源于龙人的大逃亡:当古龙势力被人类联手击溃后,龙人遭到全面清算。他们依靠对寒冷环境的惊人耐受能力,跨越险峻山岭,抵达此处。早期的索萨尔只是散落在山谷与峭壁上的数个小聚落;随着时间流逝,这些聚落开始互通有无,结成松散的“山盟”,直到日后才形成相对统一的政体。人类移民的到来则逐渐改变了单一的龙人社会,形成了今天龙人和人类和谐共存的索萨尔。
独特文化
- 归还群山:索萨尔的龙人与人类都信奉大海与群山,认为山川与海洋蕴含着远古残留的龙之气息。逝者不会被厚葬于土中,而是将遗体解剖后送至高峰或海崖,任鸟兽分食,或让海浪带走。在龙人眼中,这是将躯体“归还”给山海,帮助灵魂升腾到苍穹之上的神圣仪式。初次见到的外人常会被此景震撼甚至不安。
- 古老祷文:在一些偏僻的山寺里,依旧保留了古老的祭祀仪式。被选中的修行者会以手指血书写咒文,将其焚化后抛洒于冰风之中,据说可与先祖龙魂沟通,获得预言与祝福。这种带有苦行意味的祭祀常被外界视为怪异,但在索萨尔却被视为虔敬的象征。
- 长夜节:每逢冬季日照最短的一天,当地人民会举行盛大的风雪节,通宵点燃火堆、高声祭唱,以祈求黑夜早日结束。龙人会在此时换上带有龙语符号的厚皮制长袍,青年男女以舞蹈与对诗的方式展示各自的才华。人类也加入这一庆典,带上自家酿造的醇酒同欢共饮。
对外贸易[编辑 | 编辑源代码]
南方关隘
- 索萨尔与阿森马沃洛接壤处常年积雪,设有半要塞式的关隘。当地龙人和人类在此设立集市,交换岩果、羚牛皮革、海鲜风干制品等特产,换回阿森马沃洛的粗布、芦苇编织品、简易铁器等日常用品。
- 除了普通商人外,南来北往的冒险者也在此进行补给,索萨尔人提供耐寒服饰和向导服务
北海港湾
- 北部海岸虽然寒风凛冽,却拥有形势险要的天然港湾。在夏季昼长之时,东方大陆的商船会冒着浓雾驶来,带来丝绸、金属制器、珍稀香料。索萨尔则提供鲸油、帝王蟹肉、高山草药和龙人的独特工艺品,这些在东方颇受欢迎。
- 西方冰原的游牧民族也会在短暂的暖季来到海港,与索萨尔进行皮革、毛毡、肉制品的交易。龙人会将岩果、盐、鱼干交给游牧民。
山道与商队
- 除海路外,索萨尔与外界最主要的商业往来仍是穿越南部和中部山道的商队。龙人用精湛的凿山技术修筑了若干条被称为“龙脊道”的险峻驿路,这些山路常年积雪,路旁还可能有冰崩或野兽出没。
- 商队多由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,依靠驴子驮运货物。大宗货物包括沉香、矿石、岩果、羚牛毛皮等。
- “龙脊道”上的驿站往往由龙人修建,提供温暖的石洞宿营地和可口的盐风蟹腿汤,但收费不菲。若商队财力不足,只能在野外搭帐篷对付寒夜,时常出现失踪与意外事故。
文化与商品的交流
- 贸易不仅带来物资往来,也促进文化交融。东方商人喜欢索萨尔的龙骨,龙鳞工艺品(孩子,你将来能成大器),认为可辟邪;西方游牧民对龙人的岩果酒情有独钟;大陆上不少的学者对龙人的神秘文化抱有强烈好奇。
- 相应地,索萨尔也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,例如东方的木质结构在一些塔类建筑中得到运用,南方阿森马沃洛的造纸技术也在这里落地生根。